 |
热 线:400-631-6393
电 话:0769-26983348
传 真:0769-26983353
网 址:http://www.18650.cc
邮 箱:market@18650.cc |
|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国内外锂电池产业发展格局及重点 |
国内外锂电池产业发展格局及重点 |
|
|
发布时间:2011-7-23 14:56:50 资讯来源:钜能电池 点击次数: |
锂电池近10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小型电池比能量已超过200W·h/kg,如日本18650电池已达到2.8A·h,动力电池比功率可达到3000W/kg以上。美国、日本和欧洲在推进新能源研究中,都通过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手段来落实研究计划支持。 日本在锂电池领域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均居于领先地位,三洋、索尼、松下、NEC等著名公司都建有大规模锂电池生产线,而且大多数制造商除了保持和扩大原有品牌的产量外,都在利用各自的优势开拓锂离子动力电池新产品。日本企业在笔记本电脑和电动工具用锂电池领域,具有垄断地位,三洋锂电池占据了进口锂电池的半壁江山。韩国三星和LG建有大规模锂电池生产线,产品主要用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也同时开发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美国JohnsonControls已和SAFT成立合资企业,专门生产车用锂电池。美国A123系统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已批量应用于电动工具,并应用于通用汽车正在开发的雪佛兰VoLT电动汽车。 我国的锂电池研究发项目一直是“863”的重点项目,从移动电子设备用小型电池到车用动力电池一直得到重点支持,目前国内已有数家单位进行了小容量锂离子蓄电池的大批量产业化生产,已形成年产20亿只以上的生产能力,采取低成本战略,即通过降低设备投资成本,使用手机或半自动生产设备,降低材料成本和降低劳动力成本,大幅度降低了锂电池的生产成本,以价格优势在国际锂电池市场上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成为诺基亚等手机厂商的电池供应商,使我国和日韩一起,成为锂电池三大生产国之一。近两年,部分企业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圆柱形电池生产线,18650电池一致性得到明显提高,可以赶上三洋18650电池的水平,并已有产品开始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十多年来,国内企业在关键材料、生产设备、检测仪器等方面的研发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生产所用设备和关键原辅材料已经实现国产化,包括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浆机、涂布机、对辊机、卷绕机、激光焊机、真空注液机、化成检测设备等,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目前仅锂电池所用的隔离膜依然依靠进口,但相关企业也已经完成中试,预计未来一两年可形成批量供货能力。小型电池及其相关材料目前技术工艺成熟,生产成规模,主要是产业投资推动。 与三洋电池,索尼电池在车用动力电池的研究相比,国内车用动力电池的起步相对较晚,但进步也很快,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已批量进入市场,在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方面,国内也有多个单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进入装车和示范运行,但总体水平离商业化尚有距离,单体电池在寿命和一致性方面和日本产品差距尤为明显,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组技术水平也亟待提高,汽车电池关键材料的水平和产业化能力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