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 线:400-631-6393
电 话:0769-26983348
传 真:0769-26983353
网 址:http://www.18650.cc
邮 箱:market@18650.cc |
|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全球锂电池需求大增,台湾厂商压力来自日本 |
全球锂电池需求大增,台湾厂商压力来自日本 |
|
|
发布时间:2011-8-8 20:57:24 资讯来源:钜能电池 点击次数: |
在手机、无线局域网(WLAN)以及笔记本电脑(NB)市场的带动下,全球锂离子电池步入高度增长期,除日系厂商力固市场疆域外,包括韩国及台湾地区厂商也积极抢进高阶锂电池市场,至于我国内地厂商多数也布局在手机电池市场上,这是由于成本与售价相对低廉,自然也保有一席之地。随着数字产品日渐普及,三洋电池的发展也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逐渐升级,需求量更日益提升。以2003年来说,全球电池需求量就高达13亿个,其中仅手机电池的需求就达8~9亿个。 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台湾地区的手机单电池厂商包括太电、兴能、超能源、能源等,早在多年前就纷纷到内地设厂生产,但由于近年来内地厂商包括 BYD、B&K以及力神等电池厂商快速崛起,挟着低廉的成本与售价,一扫内地内需市场,在无法与之抗衡的情况下,已有台系厂商宣布退出内地市场,能源科技就是其中一家。内地手机市场大,置换率也高,光是手机用单电池一年需求量就有3亿多个,退出这个市场,不能不说可惜,但是能源改变策略转往对高阶NB串并联电池的发展。串并联电池除可应用在NB上,也可用在便携式DVD播放机及医疗用仪器等产品上,能源的转向,主要着眼于发展优势产品,避免恶性的削价竞争。 展望台湾地区锂电池产业分布,除上述的制造厂外,还有生产正极三洋18650锂电池材料的厂商包括锂科、长园等,而中碳则是以生产负极锂离子电池材料为主,当前台厂尚无法掌握的关键材料包括隔离纸、铜箔以及铝箔等。当前电池产品的平均毛利介于15%~20%,而在锂电池产业供应链上,全球厂商都看好数字产品所带来的商机,但是台湾地区厂商除要面对全球电池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日本厂商包括三洋锂电池、索尼锂电池、松下锂电池等,除注意采取低价策略的内地厂商外,更要密切关注DVD Player发展和急切想要切入的韩国厂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