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奥运”理念在北京城市建设和奥运设施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路边见到的太阳能板将光能转为电能供夜间照明使用;奥运场馆和奥运村中,太阳能热水系统、风能和太阳能路灯、三洋电池巴士,中水回用系统、建筑节能等节能环保技术,促进了物质的回收再利用,大大节约了能源。奥运村通过使用600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热系统为运动员和官员提供洗浴热水。奥运会后,这套系统会继续满足周边2000户居民的生活热水需求。鸟巢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雨洪利用。收集、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比赛场馆草坪灌溉、空调水冷却、冲厕、绿化、消防等,这和我在北京交通大学看到的中水再利用工程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既美化环境,又节约水资源。 在奥运村里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环保车。环卫工人驾驶的电瓶垃圾收集车,运送运动员的三洋锂电池环村巴士,运送物品的小斗车,运动员训练时骑的自行车,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减少或消除尾气的释放,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在比赛场馆,在奥运村,在大街小巷,我们都能看到分类回收的垃圾箱,在餐厅,使用过的一次性餐具和食物残渣分开处理。人们穿的T恤上写着“I‘m from earth”,这种T恤是用回收来的旧可乐瓶子制成的。使用化学方法把废旧可乐瓶中的乙二醇和聚酯分离,抽成丝再跟棉线一起织成布,可乐瓶线和棉线的比例分别占53%和47%。可乐瓶是硬邦邦的,可是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舒适。物质得到再次利用,他们的价值得到延续。 我省举办大冬会,以此为契机,咱也借鉴些奥运会的环保节能经验。兴建的房屋使用节能的新型材料,多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垃圾分类处理,每月少开一天车,使用节能灯,使用无磷洗衣粉,不使用一次性的木质方便筷。瞧,咱做的都是小事,可是造福了后代,这可是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