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制造业:“坚持”与“出走” (2012-01-15)
日元将长期处于历史高位导致日本贸易条件恶化,深受地震灾害影响的日本制造业不得不面对现实,日本电子电器制造业、锂离子电池业都要面临本土的去留问题。一方面,数量众多的有影响力的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大部分零件依赖进口的公司把本土产能扩大。
|
|
本田电动汽车在美投产,锂电池仍来自国内 (2012-01-14)
本田汽车社长伊东孝绅1月9日在美国底特律市宣布,本田将在美生产混合动力汽车。但与轿车配套的核心零部件如锂电池、发动机等还将自日本进口。
|
|
竞争力不足,美国锂电池企业倍受打击 (2012-01-13)
美国政府对电动汽车工业已经投入了50亿美元的扶持资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流入了动力锂电池制造商的手中,另外,在清洁能源的口号下,奥巴马政府也向太阳能制造业注资,同样因为中日韩等亚洲国家企业的传统优势而未达到预期目标。这一现象表现了美国本土锂电池企业竞争能力的不足。
|
|
两款锂电池容量有别的Xperia新年易主 (2012-01-12)
1月10日,索尼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12年国际消费电子展首日亮出了两款Xperia新品,它们分别是Xperia SLT26和Xperia ion LT28。两款新品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出品商的易名,二是其内置锂离子电池都是固定式的。Xperia ion LT28的内置锂电池容量是1900mAh,而Xperia SLT26为1750mAh。
|
|
为破百万销售大关,丰田启动三代普瑞斯 (2012-01-11)
丰田汽车公司已经打算开始在中国市场生产第三代混合动力车普瑞斯C,这是基于其强大的锂电池动力支持系统与混合动力车在中国的前景而做出的新年决策。该工厂的投产可以帮助丰田一举突破在华销售100万辆汽车的目标。
|
|
福特汽车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守望 (2012-01-10)
福特正在中国新建生产基地,其目标是:在2015年前,将投放15款全新车型、20款发动机和变速箱,并将员工人数增加到2400人。对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还是一个麦田守望者。
|
|
别克紧凑级SUV采用锂电池混合动力 (2012-01-09)
上海通用将发布首款紧凑级SUV,内部搭载锂电池。紧凑型SUV由上海泛亚技术中心设计,更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心动与行动都有了,别克SUV应该体现出市场生命力。
|
|
笔记本电脑锂电池容量标识方法 (2012-01-08)
在三洋18650容量标注方式中,A表示2000mAh, B表示2200mAh, C表示2400mAh, D表示2600mAh,这些区分码均标注在电池外壳上。还有一种A++的电池芯来源有两个:一个是生产线上的剩余尾料加工出来的,还有一种就是容量略低于2600mAh,但远远大于2400mAh的锂电池芯。
|
|
稀土加市场使外资在华设立锂电厂热潮涌动 (2012-01-07)
2011年涌入中国开厂或扩大产能的涉及锂电池的企业主要来自欧美日韩国家。除了产业政策区别之外 ,也与中国实施新的稀土政策有关。
|
|
苹果下决心提升Ipad锂电池续航能力 (2012-01-06)
台湾媒体报道,苹果新一代平板电脑Ipad共分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针对高端市场,另一个版本则针对中端市场。此次发布的新产品一个亮点就是电池容量的大幅度提升,由目前的6500mAh提高到14000mAh。
|
|
进军中国的美国锂电池制造商锁定竞争对手 (2012-01-05)
日前,美国锂电池制造商Boston Power通过金沙江创投基金两次融资计1.55亿美元高调宣布进军中国市场。公司创始人克里斯汀娜坦言,进军中国市场会遇到竞争,特别是日韩跨国企业的竞争,比如LG化学、三星、索尼和松下。
|
|
日本两企业计划联合开发锂电池正极材料 (2012-01-04)
三井造船工业有限公司与户田工业公司宣布将共同在千叶组建工厂,以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用磷酸铁锂,年设计能力为2100吨,主要供应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
|
|
全球车业名企环保车所用的动力锂电池类型 (2012-01-03)
通过对全球八大主要车企所用的动力锂电池分析,说明了日本企业主要采用下属合资公司的锂电池,而欧美国家采用外购电池。同时表明,锰系动力锂电池仍是目前发展方向。不过,LG化学的锰系锂电池在电动汽车试验中起火,使得通用转而采用磷酸铁锂电池。
|
|
主要国家锂动力电池状况 (2012-01-02)
主要国家锂动力电池的特点是:日本、法国、中国有能量型和功率型两种,但是水平有高下,美国的动力锂电池很大一部分是…
|
|
德国南方化学与韩国LG化学组建锂电池合资企业 (2012-01-01)
2011年12月23日,德国南方化学公司与韩国LG化学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组建合资企业的备忘录,这可以看作是LG化学在动力锂电池技术路线上的尝试,虽然并不意味着LG化学的必然转型,但对于LG化学拥有更多专业技术,从而争取在全球动力锂电池市场上的份额有着重要意义。
|